这是周秣杂谈第 84 期
和往年感觉不同,2020年似乎过得挺快,年初4-5个月抵御严重的疫情,氨基酸和维生素价格先后上升,在经历年中3-4个月的低潮之后,从9月份开始氨基酸和维生素分别走出高低不同的行情。在这特殊的一年,所有企业运行的都不容易。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行业运行节奏。物流受阻,部分上游企业受疫情控制影响生产计划,信息不畅,下游普遍过量采购甚至翻倍采购。这些因素推动价格先后不同程度地上升,量价齐升,走出一波与往年春季不同的态势,氨基酸的销售彻底改变了2019年的颓废之态,大部分维生素的价格也有所上升。
进入6月之后下游需求下降,海外市场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海外厂商加大竞争力度提高出货量,国内无论是氨基酸还是维生素出口量大幅下降,与往年类似,7、8月份走出一波下行行情。
进入8月份之后,随着玉米价格不断上升推动发酵氨基酸生产成本上升,饲料企业只能接受氨基酸价格持续走高的现实,逢低时大幅度增加采购量。伴随着玉米价格持续走高的氨基酸价格继续上行,下游企业即使在库存充足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不断采购并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支撑发酵氨基酸价格坚挺到年尾,跨入2021年。
2020年下半年维生素行情都不景气,大部分是刚需采购,绝大部分维生素价格走到了近几年的最低水平。虽然年尾随着采购交易有所增加,部分产品价格有些上行,但最后仍然以较低水平迈入2021年。
如果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2020年的1月份开始打乱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节奏,并迎来全球格局和各国内部格局的变换,2021年仍然充满变数。
新冠疫情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走势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多个国家赶在2020年岁末批准了新冠疫苗的上市,不少疫苗仍在三期临床阶段。除了中国和部分亚洲国家可以实现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大部分国家仍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不少人预计2021年1月会是这些国家面对疫情最困难的一个月。
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疫苗的广泛使用上,但疫苗实际产能受限,要到2022年才能实现通过疫苗来控制疫情的目标。
综合各种渠道报道,全球首先获批的美国辉瑞公司与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 SE)共同研发新冠疫苗产品:mRNA新冠疫苗,其2021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3亿剂/年,在2020年供应了5000万剂,根据复星医药集团与德国拜恩泰科公司关于mRNA新冠核酸疫苗(BNT162b2)在中国的供应和生产事项的协议,一旦该疫苗在中国获得批准上市,双方预计将于2021年向中国供应至少1亿剂新冠mRNA疫苗;
中国在2020年12月30日批准上市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灭活疫苗目前生产能力是3亿剂/年,2021年将扩产到13亿剂/年;科兴中维全新的新冠疫苗生产线目前产能是3亿剂/年,后期将根据市场情况扩产;正在做3期临床的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目前生产能力1-2亿剂;而仍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飞龙科马重组蛋白疫苗,其产能可达3亿剂/年等等。
这些产能看似巨大,但相对全球民众来说,每人两剂注册量的话,即使算上后期上临床后获批的其他疫苗要满足全球主要疫情地区的需要预计要到2022年才能全面实现通过疫苗控制疫情的目的,而且目前对疫苗接种后人体的受保护期还没定论,病毒也在持续变异,2020年12月份在英国被发现新的变种有更强的感染性。
因此,在2021年,对经济发展和行情走势的影响,最大的因素仍然是新冠疫情。我们首先期待在中国精准防疫措施和疫苗协同加持之下,仍然会走在全球各国的前列。
2020年夏日启动的玉米价格上涨对中国饲料产业、养殖业和玉米深加工业产生较大影响,包括对上游的发酵氨基酸和发酵维生素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12月份的动力煤价格上升,大部分大宗化工原料的价格较大幅度上升,持续推高这些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成本。就目前状况来看,这些原料价格上涨之后,2021年大概率会维持较高价格水平或在高位波动。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重新复苏和发展,有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在2021年增长将进一步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2021年的GDP增长率为8.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预计为8%,世界银行和中国社科院预测的增长率略低为7.8%。这种大背景下,2021年养殖业仍会保持较高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养猪业将进一步增长,整体需求旺盛。
这些是维生素价格稳定和氨基酸价格坚挺的基础,也是不少中小型企业保持较高氨基酸库存水平的背景。
2021年元月,或许会和去年的元月不同,仍然会保持比较高的采销节奏,大部分企业会未雨绸缪,为其在春节期间和春节过后保持稳定的生产提供保障。
但是,在2021年,更多的因素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影响,比如运费、能源、国际政治形势等等。因此,2021年仍然充满了不少变数。
2021年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我们仍需随着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1年1月3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