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提要
当前现货价格上涨主要受短期供应紧张和惜售情绪推动,但期货市场显示对未来供应的担忧。未来需关注气温变化对地趴粮上市的影响,以及下游需求是否持续。如果供应压力增加,可能会抑制现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甚至导致回调。同时,政策因素如中储粮的采购策略也会影响市场走势。
一、现货市场动态
1. 价格走势
- 全国均价:本周五玉米现货均价2243元/吨,环比上涨0.79%(反映短期供应偏紧),同比下跌5.60%(受去年高基数及替代谷物压制影响)。
- 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报价区间2170-2320元/吨,周涨幅20-50元/吨。价格上涨刺激到货量增加(周三800辆→周四900辆),部分企业小幅下调报价,显示价格高位后供应弹性显现。
- 东北地区:贸易商挺价情绪强烈,中储粮提价采购叠加企业补库需求推动价格上行,部分企业累计涨幅达20-50元/吨(如伊品、公主岭上调50元/吨)。

图1 各地玉米和全国玉米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秣宝网)
2. 驱动因素
- 供应:基层惜售导致流通粮源紧张,产区提价刺激到货;东北地趴粮尚未集中上市,短期供应压力有限。
- 需求:深加工企业补库需求旺盛,华北企业春节后累计提价超百元;南方港口进口谷物减少,国产玉米采购需求边际回暖。
二、期货市场
- 主力合约(2505):本周收于2270元/吨,较上周下跌32元/吨,创两周新低,期现基差收窄至-27元/吨(现货升水)。
- 市场情绪:多头减仓明显,主因担忧气温回升后地趴粮上市及农户备耕变现带来的供应压力。

图2 大商所玉米期价走势图(日k行情)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三、核心矛盾与后市展望
1. 短期矛盾:惜售情绪与供应释放节奏的博弈
- 当前价格已触及部分贸易商套保心理价位,华北到货量回升显示供应弹性;东北地趴粮若因气温回暖加速上市,可能压制价格。
- 需关注3月中下旬天气变化:若气温快速回升,霉变风险或迫使农户集中售粮,导致阶段性供应压力。
2. 中期驱动:政策导向与下游需求复苏
- 政策面:中储粮提价采购释放稳价信号,但大规模收储可能性较低,更多依赖市场化调节。
- 需求端:深加工利润修复(淀粉/酒精价格企稳)支撑补库,但饲料需求受生猪去产能压制,替代谷物(小麦、进口高粱大麦)性价比仍存。
3. 价格预判
- 现货:华北短期或高位震荡(2200-2350元/吨),东北受地趴粮冲击风险,涨幅或受限;南方港口进口替代减少支撑国产粮价,但下游按需采购抑制上行空间。
- 期货:2505合约预计区间2200-2350元/吨震荡,若地趴粮上市压力兑现,或下探2200元支撑位;中长期需关注新季种植面积及天气炒作。
四、建议
- 贸易商:华北逢高锁定利润,避免追涨;东北关注地趴粮上市节奏,适时套保。
- 用粮企业:华北可逢回调补库,东北等待地趴粮集中上量后的采购窗口。
- 期货投资者:短期以波段操作为主,若2505合约跌破2250元/吨可轻仓试多,反弹至2350元附近止盈;若地趴粮冲击超预期,则反手布局空单。
五、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