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市场动态
1. 价格走势
本周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延续上涨趋势。截至周五,全国玉米均价为2256元/吨,同比上涨0.57%,但受前期高位回落影响,环比仍下跌4.36%。分区域看:
- 华北地区:粮价持续上涨,部分企业收购价突破2400元/吨,但东北粮源顺价流入后,涨势有所放缓。
- 东北地区:基层上量加快,叠加拍卖粮持续投放,价格震荡偏强,主流收购价在2200-2280元/吨。
- 港口市场:北方港口受装船需求支撑,价格持稳;南方港口受期货下跌影响,贸易商报价小幅走弱。
2. 驱动因素
- 区域供需分化:华北因本地粮源紧张,吸引东北粮顺价流入,短期缓解供应压力;东北随着气温回升,基层售粮进度加快,叠加拍卖粮补充市场,流通粮源增加。
- 贸易商行为:东北贸易商为锁定粮源,提价收购积极性较高;华北贸易商则逢高出货,市场博弈加剧。
- 政策及天气:玉米拍卖持续进行,但成交热度一般;东北气温回升利于粮源保管,延缓集中抛售压力。
二、期货市场
- 主力合约(2505)价格波动:大连玉米期货2505合约本周呈现“V型”走势,周初受市场情绪偏空影响,周三跌至2260元/吨(一个半月低位),随后因产区余粮减少预期升温,周四、周五快速反弹,最终收于2292元/吨,周度累计上涨18元/吨。
- 市场情绪:周初受南方港口报价走弱及技术面压制,空头占据主导;后半周随着东北售粮进度超预期(约75%),市场对基层余粮偏少的担忧推动看涨情绪回升,资金逐步入场布局。
三、核心矛盾与后市展望
1. 短期矛盾:惜售情绪与供应释放节奏的博弈
- 区域流动性分化:东北粮源外流能否持续缓解华北供应缺口,需关注两地价差变化及物流效率。
- 基层余粮与贸易库存:东北余粮逐步见底,但贸易商囤货意愿增强,或导致阶段性供需错配。
2. 中期驱动:政策导向与下游需求复苏
- 新季种植成本:化肥、地租等成本上涨或支撑新季玉米开秤价。
- 政策导向:储备拍卖节奏及进口政策(如美玉米到港量)对市场心态影响显著。
- 下游需求:饲料企业补库意愿及深加工利润修复进度,决定需求端支撑力度。
3. 价格预判
- 短期(1-2周):华北供应边际改善或抑制涨幅,东北价格维持坚挺,全国现货震荡运行,区间2230-2300元/吨。
- 中期(1-2个月):余粮减少叠加成本支撑,价格重心或逐步上移,需警惕政策调控风险。
四、建议
- 贸易商:东北地区可逢低建库,但需控制库存周期;华北地区建议分批出货锁定利润。
- 用粮企业:华北企业可加大东北粮采购,南方企业关注港口到货节奏,维持中性库存。
- 期货投资:2505合约短期关注2280-2320元/吨区间,高抛低吸为主;中长期逢回调布局多单。
五、风险提示
- 政策风险:储备拍卖加码或进口配额调整可能压制市场情绪。
- 天气扰动:东北春播期天气及华北麦收前腾库进度影响供应节奏。
- 替代品冲击:小麦、进口谷物价格大幅波动或削弱玉米需求。
- 宏观经济:下游养殖业复苏不及预期或拖累消费端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