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提要
国内玉米现货均价2327元/吨,环比微涨0.61%,同比跌1.21%。华北基层余粮过半,东北粮源见底,企业提价促量带动区域上涨10-20元/吨;期货主力2505合约收于2270元/吨,周降1.01%,现货强期货弱格局延续。驱动因素包括基层流通偏紧、进口谷物低位及运费政策支撑,但需求端饲料按需采购、深加工利润承压。周边小麦受旱情预期提振上涨,玉麦替代风险隐现;养殖存栏高位支撑饲用消费。短期供需博弈下料窄幅震荡,中期关注新麦产情及政策扰动。
一、现货市场动态
1. 价格走势
- 玉米现货:本周五国内玉米现货均价2327元/吨,与上周五环比微涨0.61%(14元/吨),同比下跌1.21%。
- 华北地区:基层余粮约50%,贸易商逢高出货,山东深加工企业到货量波动大(周初百余辆增至周四426辆),收购价区间上移至2280-2360元/吨,较上周涨6-20元/吨。
- 东北地区:潮粮基本出清,农户余粮见底,局地粮源流向华北,深加工企业(如中粮榆树、黑龙江伊品)提价10元/吨锁定粮源。
- 港口:南北港口贸易商报价上涨10-20元/吨,北方港口平仓价达2245元/吨,月环比涨40元/吨。

图1 各地玉米和全国玉米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秣宝网)
2. 驱动因素
- 供应收紧:基层余粮减少(东北售粮进度97%)、3月谷物进口维持低位(年度进口量下调至700万吨),市场流通粮源偏紧。
- 需求分化:深加工企业提价促量(山东到货不足时提价),但饲料企业按需采购,仅少量补库。
- 政策支持:铁路运费下浮政策(东北至山东运费降幅达48%-60%)刺激粮源跨区流通。
二、期货市场:主力合约(2505)
- 价格表现:大连玉米2505合约周五收于2270元/吨,周环比降1.01%,呈现“现货强、期货弱”格局。
- 市场情绪:多空博弈加剧,现货余粮减少与进口成本下降形成矛盾,套保需求压制盘面。

图2 大商所玉米期价走势图(日k行情)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三、周边市场和下游产业
1. 替代谷物:小麦、高粱、大麦
- 小麦:受局部旱情(河南、安徽等地)影响,市场预期新麦减产,价格小幅上涨(全国均价2427元/吨,周涨11元/吨)。玉麦价差收窄至100元/吨,饲企小麦替代比例升至10-15%。
- 进口谷物:广东港进口玉米完税价2215元/吨,大麦2150元/吨,价差优势减弱,抑制替代需求。
2. 养殖产业
- 生猪:二育补栏支撑猪价突破15元/kg,养殖盈利提振饲料需求,玉米添加比例增加。
- 禽类:肉鸡价格偏弱,蛋鸡亏损,但存栏高位支撑玉米饲用消费。
3. 深加工产业
- 淀粉行业开工率63%(周降1%),酒精行业43%(周降2%)。
- 加工利润持续微亏压制需求。
四、核心矛盾与后市展望
1. 短期矛盾
- 供需博弈:基层余粮减少与下游高库存(深加工库存18.8天,饲料企业45-60天)拉锯。
- 小麦替代风险:玉麦价差若进一步收窄,或挤压玉米饲用空间。
2. 中期驱动
- 政策与天气:铁路运费下浮政策延续至9月底,东北粮源外流或持续;新麦产情(旱情发展)是关键变量。
- 进口扰动:中美贸易政策调整(如加征关税)或影响市场情绪,但实际进口量占比有限。
3. 价格预判
- 短期(1-2周):华北价格区间2220-2280元/吨窄幅震荡,东北2150-2200元/吨。
- 中期(1个月):麦收前贸易商腾库或施压价格,但政策及成本支撑下,跌幅有限,关注小麦上市节奏。
五、建议
- 贸易商:华北地区可逢高逐步出货,避免5月扎堆风险;东北粮源可适当持有,关注港口价格联动。
- 用粮企业:深加工企业需控制库存至合理水平,饲料企业可择机锁定低价进口谷物。
- 投资者:期货市场短期以区间操作为主,关注政策信号及小麦产情突破点。
六、风险提示
- 小麦替代超预期:若新麦上市后价格大幅下跌,或进一步替代玉米饲用需求。
- 政策变动:中储粮拍卖放量或进口政策调整可能打破供需平衡。
- 天气风险:北半球极端天气(如俄罗斯冻害、美国干旱)或引发国际粮价波动。
(数据来源:秣宝网、大连商品交易所、东方财富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