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关键转折点
未来两周需密切关注三大核心变量——美豆优良率变化(7月22日USDA报告)、油厂库存去化速度(能否跌破95万吨)、中美关税谈判进展(8月1日窗口期)。这些因素将决定豆粕价格能否突破当前震荡区间。
本周提要
本周豆粕现货震荡上涨1.01%,区域分化明显。美豆出口回暖及天气担忧推动外盘反弹,但国内库存逼近100万吨压制涨幅。短期关注美豆天气炒作及8月关税调整,中期需警惕四季度采购缺口。建议饲料企业逢低补库、优化配方;投资者可轻仓布局远月多单。市场多空交织,预计维持2900-3150元/吨区间震荡,突破需新驱动。
一、现货市场
1. 国内现货价格
- 震荡上行:本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呈现震荡上涨态势,全国平均价格从上周的2896元/吨上升至2915-2926元/吨区间,涨幅达1.01%。
- 区域分化特征明显
- 华北地区领涨市场,天津报价达到2960元/吨,单日涨幅最高达40元
- 东北地区保持高位运行,大连地区报价3000元/吨,较上周上涨60元
- 华东地区表现相对疲软,江苏地区价格在2860-2890元/吨,成为价格洼地
- 华南地区广东报价2900元/吨,与华东价差扩大至80元以上
- 成本推动:巴西大豆CNF升贴水报价上涨至260美分/蒲式耳,进口成本攀升挤压油厂压榨利润,倒逼豆粕提价
- 外盘联动:CBOT大豆期货创两周新高,11月合约报收1035.6美分/蒲式耳,单周上涨2.8%,带动国内看涨情绪
- 政策刺激:美国与印尼达成45亿美元农产品采购协议,印尼大豆进口关税从32%降至19%,显著提升美豆出口预期
- 替代需求:加拿大对中国钢材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对中国反制措施的预期,菜粕供应担忧间接推升豆粕替代需求

图1 各地豆粕和全国豆粕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秣宝网)
二、国际供应影响
- 供应压力:7月USDA报告上调2025/26年度美豆期末库存,预估单产达52.5蒲式耳/英亩的历史高位,优良率维持70%(2016年以来最高)
- 出口回暖:截至7月10日当周,美豆出口净增80.15万吨(创6个月新高),其中新作销售52.96万吨远超预期。中国采购12万吨新季美豆,民间出口报告显示出口复苏迹象
- 政策窗口:8月1日美国对华加税政策面临调整窗口,若关税下调将刺激美豆采购,但若维持23%高关税,将强化四季度巴西大豆垄断地位
- 天气风险:玉米带气温上升,西南地区可能出现高温压力,天气炒作窗口开启。当前61%的优良率仍有较大下调空间
- 出口高峰:7月出口量达1219万吨,持续挤压美豆市场份额。升贴水溢价风险加剧,8月到港成本逼近4000元/吨
- 新作展望:2025/26年度种植面积预计增长1.2%至4820万公顷,中长期供应宽松格局未改
- 中国批准阿根廷豆粕进口(关税7%),中长期可能分流国内压榨需求,对粕价构成潜在利空。
三、国内供需矛盾
- 到港高峰: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达1100万吨,油厂开机率维持60%以上高位,周压榨量240万吨,豆粕周产量超160万吨
- 库存高企:豆粕库存连续第十周累积,主要油厂库存攀升至91-99万吨(周增7万吨),逼近100万吨关口,胀库风险加剧
- 油厂策略:华北、东北地区部分工厂实施停机计划(停机油厂增至32家,产能占比30%),通过“挺油抛粕”加速去库存
- 采购进度滞后:9月大豆已采购80%左右,但10-1月采购几乎为零,远期供应缺口隐现
- 成本传导:阿根廷加税推升巴西大豆CNF升贴水,远月到港成本攀升,当前现货倒挂65元/吨(华东2805 vs 成本2850)
- 需求季节性:虽处养殖旺季,但高温导致家禽“歇伏”,采食量下降。饲料企业维持“随用随采”策略,现货走货困难。
四、期货市场
1. 主力合约(M2509)
- 触底反弹:连粕M2509合约周五收报3067元/吨,周涨2.69%,盘中突破3033元/吨关键阻力位。基差维持贴水86元/吨(现货2969 vs 期货3056)。
- 期限结构:呈现“近弱远强”格局,M2509与M2601合约价差走扩,反映市场对远期供应缺口的担忧。

图2 大商所连豆粕2509期货合约走势图(日k行情)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2. 多空预期博弈:
- 多头逻辑:美豆出口复苏、四季度采购缺口、豆油创合约高点带来的溢出效应(8月豆油触及57.17美分/磅)
- 空头依据:国内库存逼近100万吨、现货基差-170元/吨、养殖端“随用随采”策略抑制需求。
五、下游养殖
全国生猪均价跌破14.5元/kg,周环比持续下跌,区域大猪与标猪价格倒挂。
供应激增:高温推高出栏积极性(散户+规模场),中大猪集中上市;
需求疲软:炎热天气抑制消费,白条走货滞缓,屠宰企业压价收购。
高温减缓增重速度,压栏风险上升;
养殖盈利进一步收窄,部分区域进入亏损区间。
主产区毛鸡均价6.40元/kg(环比+2.56%),鸡肉产品售价8.40元/kg(环比+0.30%);
鸡苗价格1.37元/羽(环比+38.38%),但补栏情绪仍谨慎。
供应充足:出栏量维持高位,屠宰企业冻品走货放缓;
需求承压:产品提价后下游接受度有限,抑制毛鸡涨幅。
主产区蛋价由2.41元/斤涨至2.80元/斤,批发价2.70元/斤,零售价3.30元/斤。
供应收缩:北方超40℃高温降低产蛋率,缓解前期过剩压力;
需求提振:冷库商及食品厂抄底采购,终端走货加快。
六、后续展望
- 技术面:M2509合约突破3000元/吨心理关口后,短期或测试3100元/吨压力位,运行区间看2900-3150元/吨。
- 驱动转换:8月天气炒作窗口开启,若美豆优良率跌破60%或豆粕库存跌破95万吨,可能触发新一轮上涨。
七、投资策略建议
- 建立“安全库存”:华东2800元以下、华北2880元以下分批建仓
- 优化配方:增加菜粕/DDGS替代比例(价差915元),降低豆粕依赖度
- 利用区域价差(华北-华东>80元)开展套利操作
- 避免囤货,加速出清高蛋白库存
- 维持低开机率(<40%),实施“停机保价”策略
- 远月基差合同逢低布局9-10月需求
- 短期:轻仓参与天气炒作行情,M2509合约3000元以下逢低做多
- 中长期:布局M2601合约多单,博弈四季度供应缺口
- 套利:关注M9-1正套机会(价差走扩预期)
八、风险提示
- 库存压力:豆粕库存逼近100万吨,若下游提货不畅,可能引发油厂恐慌性抛售。
- 美豆天气:北美干旱面积扩至55%,未来7日降水不足正常值40%,优良率或跌破60%引发价格波动。
- 政策反复:美国对6国加征新关税(8月生效),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压制市场情绪。
- 到港节奏:8-9月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可能加剧现货贴水,基差或跌破-200元/吨。
- 采购断档:10-1月大豆采购空白若不能及时填补,四季度供应缺口或超预期。
- 替代政策:阿根廷豆粕进口关税7%,若批量到港将冲击国内压榨需求。
(数据来源:秣宝网、大连商品交易所、东方财富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