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提要
本周五豆粕现货平均价格2995元/吨,环比上涨1.42%。中美磋商预期提振市场情绪,豆粕库存降至96万吨支撑价格,但巴西升水暴涨79.9%抑制采购。短期料2900-3100元/吨震荡,建议逢低补库,重点关注中美会谈成果及南美天气。
一、现货市场
1. 国内现货价格
- 现货价格:本周五全国豆粕现货平均价格2995元/吨(环比+1.42%,同比-0.19%),区域分化明显(东北3060-3120元/吨,华南3000元/吨)。周内走势先跌后涨。周初受高库存压制偏弱,周四后受中美磋商乐观预期推动反弹。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商务部宣布副总理何立峰将于10月24-27日赴马来西亚与美方磋商;
- 豆粕库存连续四周下降,截至10月17日主要油厂库存96万吨,较近期高点减少28万吨;
- 进口成本支撑,巴西大豆CNF升水高位。
- 油厂开机率高位,周压榨量230万吨,供应宽松;
- 终端养殖亏损,饲料企业随用随采。

图1 各地豆粕和全国豆粕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秣宝网)
二、国际供应影响
- 出口停滞:受关税影响,2025年中国对新季美豆采购量为零;
- 压榨强劲:9月压榨量1.978亿蒲式耳,创历史同期新高;
- 政策风险:美国政府停摆导致USDA报告暂停,市场缺乏数据指引。
- 丰产预期:2025/26年度产量预估1.785亿吨,播种进度达24%(去年同期18%);
- 价格暴涨:巴西大豆对华升水较年初涨79.9%,中国买家暂停采购12月及1月船期大豆;
- 出口强劲:10月出口预估734万吨,同比增65%。
- 面积下滑:2025/26年度种植面积1750万公顷(同比-2.8%),产量预估4700-4850万吨;
- 政策扰动:9月22-24日零关税窗口刺激短期出口,中国采购约300万吨大豆(主要用于12月到港)。
三、国内供需矛盾
- 进口到港量:10月预估850万吨,11-12月到港量预期逐步收紧;
- 潜在缺口:12月-1月船期采购进度仅10%,但阿根廷采购及储备投放缓解供应风险。
四、期货市场
1. 主力合约(M2601)
- M2601合约周五收于2949元/吨(周涨1.87%),周内触底反弹,周三低点2852元/吨,周四受磋商消息提振涨至2942元/吨。

图2 大商所连豆粕2601期货合约走势图(日k行情)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2. 多空博弈焦点:
- 多头逻辑:中美贸易缓和预期、豆粕库存去化、成本支撑;
- 空头依据:南美丰产、国内高供应、养殖需求疲软。
五、下游养殖
1. 养殖产业
- 价格11.3-11.5元/公斤,养殖亏损抑制补栏,豆粕添加比例维持15.5%-16%。
饲料企业物理库存7-10天,采购以“逢低补库”为主。豆粕刚性需求存在,但高价接受度有限。
六、后续展望
- 预计2900-3100元/吨震荡。若中美会谈取得突破,价格可能上探区间上沿。
- 关注南美天气(拉尼娜概率70%)及国内采购节奏。若巴西天气正常,价格或承压;若出现干旱,可能反弹至3200元/吨。
- 中美10月24-27日马来西亚磋商结果及11月APEC峰会进展;
- 巴西播种期降雨(拉尼娜发展);
- 国内豆粕库存能否跌破90万吨。
七、投资策略建议
- 现货≤2950元/吨分批建仓,优化配方增加杂粕替代。
- 利用区域价差套利(如东北-华南价差60-120元/吨),避免囤货。
- 期货:M2601在2900-3050元/吨区间操作,突破区间止损;
- 期权:可卖出虚值看涨期权(行权价3100元/吨)。
八、风险提示
- 中美关税取消刺激美豆采购;
- 巴西干旱触发天气炒作(拉尼娜概率70%)。
- 巴西产量超1.78亿吨(播种进度加快);
- 国内库存持续高于90万吨;
- 阿根廷恢复零关税政策。
(数据来源:秣宝网、大连商品交易所、东方财富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