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提要
 
本周五豆粕现货涨至3044元/吨,中美关税缓和及美豆采购重启提振市场,但国内105万吨库存压制涨幅。短期料2900-3100元/吨震荡,建议逢低补库。关注美豆采购落实及南美天气,若巴西丰产兑现或库存去化延迟,价格可能承压。
 
一、现货市场
 
1. 国内现货价格
 
- 全国均价:3044元/吨,环比上升1.62%,同比上升0.87%。
 
 
- 区域表现:华北、华东地区跟涨明显(山东报价3080元/吨,周涨1.5%),华南受库存压制涨幅受限(广东3000元/吨,周涨0.8%)。
 
 
- 周内走势:周初受中美会谈乐观预期推动持续走强,后半周因国内库存压力涨势放缓。
 
 
 
2. 价格驱动因素
 
 
- 中美贸易突破:中美领导人会晤后,美方取消10%“芬太尼关税”,24%对等关税暂停一年,中国恢复美豆采购(中粮购入18万吨12-1月船期美豆);
 - 成本支撑:CBOT美豆涨至11.14美元/蒲式耳(15个月新高),南美升贴水坚挺(巴西CNF报价485美元/吨)。
 
 
 
- 国内高库存:豆粕库存105万吨(环比+9万吨),港口大豆库存973万吨(同比+227万吨),供应宽松压制涨幅;
 - 需求疲软:养殖亏损抑制饲料消费,饲料企业维持“随用随采”。
 
 

图1 各地豆粕和全国豆粕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秣宝网)
 
3. 国际供应影响
 
 
- 出口复苏:中国重返美豆市场,市场预期本季采购量达1200万吨(基准情形下),美豆期末库存或降至800万吨以下;
 - 政策风险:美国政府停摆导致USDA报告缺失,收割进度超80%,新豆上市压力仍存。
 
 
 
- 丰产预期:播种进度达36%(同比持平),产量预估1.785亿吨,但近期涨价至650美元/吨导致中国暂停800万吨订单;
 - 出口竞争:10月出口预估734万吨,但价格优势减弱(较美豆高200元/吨)。
 
 
 
- 政策退坡:零关税政策结束,但9、10月对华出口130万吨填补四季度缺口;
 - 新作展望:播种即将开始,面积预估1750万公顷(同比2.8%)。
 
 
4. 国内供需矛盾
 
- 进口到港量:10月到港850万吨,11、12月预估820、970万吨,短期供应充足;
 
 
- 潜在缺口:若美豆采购放量(基准情形600-800万吨),一季度缺口风险显著降低。
 
 
四、期货市场
 
1. 主力合约(M2601)走势
 
- 周五收盘价:3024元/吨(周涨2.54%),周内高点2997元/吨,受中美贸易乐观情绪及成本推动反弹。
 
 

图2 大商所连豆粕2601期货合约走势图(日k行情)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2. 预期博弈
 
- 多头逻辑:中美关税缓和、美豆成本上升、南美天气风险(拉尼娜概率70%);
 
 
- 空头依据:国内库存高位、巴西丰产预期、养殖需求低迷。
 
 
3. 后续展望
 
- 短期(12周):预计2900-3100元/吨震荡。若美豆采购确认,成本支撑强化;若库存去化延迟,价格承压。
 
 
 
- 上行:南美干旱或中美长期协议达成,价格上探3200元/吨;
 - 下行:巴西产量超1.78亿吨或国内库存持续高于100万吨,价格下探2800元/吨。
 
 
 
- 中美采购具体落实(量、价、船期);
 - 巴西播种天气(拉尼娜对产量的影响);
 - 国内库存去化速度(当前105万吨)。
 
 
三、下游养殖产业
 
 
- 养殖亏损面扩大,豆粕添加比例维持15.5%-16%(同比降11.5%);
 
 
 
- 存栏高位但利润微薄,饲料企业增加菜粕替代(豆菜价差300元/吨);
 - 饲料产量3036万吨(环比+3.4%),刚性需求支撑豆粕消费,但高价接受度低。
 
 
四、投资建议
 
- 饲料企业:现货≤3000元/吨分批建仓,优化配方增加杂粕替代;
 
 
- 贸易商:利用区域价差套利(华北华南价差6080元/吨),避免囤货;
 
 
 
- 期货:M2601在29503050元/吨区间操作,突破区间止损;
 - 期权:卖出虚值看涨期权(行权价3100元/吨)。
 
 
八、风险提示
 
 
- 南美干旱触发天气炒作(拉尼娜发展);
 - 中美达成长期采购协议推升成本。
 
 
 
- 巴西产量超1.78亿吨(播种进度加快);
 - 国内库存持续高于100万吨;
 - 阿根廷恢复零关税政策。
 
 
 
(数据来源:秣宝网、大连商品交易所、东方财富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