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提要
本周五豆粕现货涨至3062元/吨,中美关税缓和及美豆成本上升提振市场,但国内114万吨库存压制涨幅。短期料2950-3150元/吨震荡,建议逢低补库。关注美豆采购落实及南美天气,若巴西丰产兑现或库存去化延迟,价格可能承压。
一、现货市场
1. 国内现货价格
- 本周五全国均价:3062元/吨,环比上升0.60%,同比下降2.34%。
- 区域表现:华东、华北跟涨明显(山东报价3100元/吨,周涨1.5%),华南受库存压制涨幅受限(广东3020元/吨,周涨0.6%)。
- 周内走势:周初受中美协议落地推动持续走强,后半周因国内库存压力涨势放缓。
2. 价格驱动因素
- 中美贸易突破:中国停止对美农产品征收10%-15%关税,24%对等关税暂停一年,美豆进口综合关税降至13%,中国累计采购43万吨美豆;
- 成本支撑:CBOT美豆涨至11.34美元/蒲式耳(16个月新高),进口成本攀升至3950-4000元/吨。
- 国内高库存:豆粕库存114万吨(环比+9万吨),港口大豆库存973万吨,供应宽松压制涨幅;
- 需求疲软:养殖亏损面扩大,饲料企业维持"随用随采",物理库存7-10天。

图1 各地豆粕和全国豆粕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秣宝网)
3. 国际供应影响
- 出口复苏:中国重返美豆市场,但美豆性价比劣势凸显(美西升水248美分/蒲式耳,高于巴西的235美分);
- 政策风险:美国政府停摆导致USDA报告延迟,市场关注11月14日供需报告。
- 播种延迟:种植进度47%(去年同期54%),中西部降雨不足引发减产担忧;
- 出口竞争:中国采购10船12月船期巴西豆,但新作产量预期1.785亿吨限制涨幅。
- 政策退坡:零关税窗口关闭,但9-10月对华出口130万吨填补供应缺口;
- 新作压力:种植面积预估1750万公顷(同比-2.8%),全球豆粕供应宽松。
4. 国内供需矛盾
- 进口到港量:11月到港800万吨,环比下降5.9%,供应边际收紧;
- 潜在缺口:若美豆采购放量(预期600-800万吨),一季度缺口风险降低,但当前商业采购仍以巴西为主。
四、期货市场
1. 主力合约(M2601)走势
- 收盘价:3046元/吨(周涨0.73%),周内高点3089元/吨,受中美协议及成本推动创阶段性新高。

图2 大商所连豆粕2601期货合约走势图(日k行情)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2. 预期博弈
- 多头逻辑:中美关税缓和、美豆成本上升、南美天气风险(拉尼娜概率70%);
- 空头依据:国内库存高位(114万吨)、巴西丰产预期、养殖需求低迷。
3. 后续展望
- 短期(1-2周):预计2950-3150元/吨震荡。若美豆采购确认或南美天气异常,价格可能上探区间上沿。
- 上行:巴西干旱或中美长期协议达成,价格上探3200元/吨;
- 下行:巴西产量超1.78亿吨或国内库存持续高于110万吨,价格下探2900元/吨。
- 中美采购具体落实(量、价、船期);
- 巴西播种天气(拉尼娜对产量的影响);
- 国内库存去化速度(当前114万吨)。
三、下游养殖产业
- 价格11.3-11.5元/公斤,养殖亏损面扩大,豆粕添加比例维持15.5%-16%(同比降1-1.5%);
- 存栏高位但利润微薄,饲料企业增加菜粕替代(豆菜价差300元/吨);
- 饲料产量3036万吨(环比+3.4%),刚性需求支撑豆粕消费,但高价接受度低。
四、投资建议
- 饲料企业:现货≤3050元/吨分批建仓,优化配方增加杂粕替代;
- 贸易商:利用区域价差套利(华北-华南价差60-80元/吨),避免囤货;
- 期货:M2601在2950-3100元/吨区间操作,突破区间止损;
- 期权:卖出虚值看涨期权(行权价3150元/吨)。
八、风险提示
- 南美干旱触发天气炒作(拉尼娜发展);
- 中美达成长期采购协议推升成本。
- 巴西产量超1.78亿吨(播种进度加快);
- 国内库存持续高于110万吨;
- 阿根廷恢复零关税政策。
(数据来源:秣宝网、大连商品交易所、东方财富网等等)